<p id="97zb7"><strike id="97zb7"><ol id="97zb7"></ol></strike></p>

    <noframes id="97zb7">
    <track id="97zb7"></track>

          <noframes id="97zb7"><pre id="97zb7"><ruby id="97zb7"></ruby></pre>
          <pre id="97zb7"></pre>
          中國紫砂藝術研究院、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合作機構、宜興紫砂壺網
          首頁 > 新聞
          做壺如做人,壺品如人品
          時間:2017-1-17 9:39:55 查看: 6060
          董岳祥出生在宜興丁蜀鎮,那是一個聞名遐邇的“陶都”。在他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幫紫砂廠里做“鄉坯”,他也試著用手捏泥玩。帶著自小對于紫砂獨有的眷戀情懷,在他18歲畢業后,他參加了當地紫砂廠的招工考試,從2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徒工班”學徒,自此真正開始了與紫砂的不解之緣。他熱衷于純手工制壺,作品深受業內人士與壺友好評。在25歲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許多人慕名而來拜師,“不求名利,只要用心做好自己的壺已足以。”而今,已近天命之年的董岳祥,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屬于實力派中青年陶藝家。對于紫砂工藝、紫砂行業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感悟。

          愛上紫砂,先“謀生”后“謀愛”

          董岳祥是謙遜的,尤其是對于自身在純手工制壺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基本略過或避而不談,低調與含蓄。通過他的敘說,我們見識到了一位紫砂行業的“隱者”——不求名利,只是全心全意地做壺。出生于1970年的董岳祥,自小在丁蜀深厚的歷史文化、尤其是紫砂文化的底蘊里長大??粗弦惠吶艘宰仙爸\生的生活,董岳祥在18歲那年也想踏入社會繼續操持著祖祖輩輩的營生。“最初從事紫砂行業考入紫砂廠,并不是全憑對紫砂的熱愛,而只是單純地為了謀生。”董岳祥誠懇地講道,當自己真正地與紫砂接觸,通過親手感知紫砂泥的溫度、紫砂的生命力,他便全身心地愛上了紫砂、愛上了紫砂工藝。

          據了解,董岳祥曾拜兩位紫砂大師為師,第一位是他的叔父徐元明。“考入紫砂工藝廠后,我師傅對我們這些學徒要求非常嚴格。”徒工班三年的學習時間里,第一年學習打泥片、打泥條;第二年學習拍打壺型;第三年練習純手工捏制一把完整的壺。三年的學習時光,董岳祥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便完成學業,生產廠長對他的畢業作品非常滿意。之后,董岳祥被分到車間工作,開始自己設計、做樣品,當起了“小師傅”帶十幾名學徒。
          做壺需要經得起歲月的磨練

          “師傅徐元明對我非常嚴格、甚至很兇,但他讓我學會了領悟。”練習拍打壺型的那段日子里,董岳祥因為作品不能令師父滿意而經常受懲罰。徐師傅有一把常年帶在身上的戒尺,每當看到徒弟作品不佳,便走過去敲一下頭;當看到徒弟第二遍的作品還是不合格便直接把作品敲碎,讓你面對一把樣品壺罰站。“罰站幾個小時,甚至一個下午是常有的事,做壺的眼力是那段時間練就的。”董岳祥介紹,剛開始認為做壺是一件枯燥之事,但時間久了便會了解其中的奧妙。做壺需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三樣缺一不可。做壺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并非一蹴而就。

          隨著自身純手工做壺工藝的嫻熟,董岳祥在丁蜀開始聲名鵲起。1993年,董岳祥被高級工藝美術師江建翔看好,收為徒弟。從之前學習的光素器到現在的花器制壺,董岳祥在注重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大膽變化創新,富有時代氣息,技法俊秀細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1995年,董岳祥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祥藝軒”,后更名為“董岳祥紫砂藝術”,至今,他的作品被中國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收藏,并有許多作品選編于各種大型專業藏品書籍,參加全國各大拍賣公司拍賣,深受業內人士好評。許多藏家也紛紛慕名而來,找到董岳祥拜他為師。對于現在工作室的名字,很多人認為少了一個字,應該加一個“館”字。董岳祥卻說“我的工作室有點配不上那個‘館’字,我這里只是紫砂傳統技藝薪火相傳的一處僻室。”
          做壺如做人,做好自己最為重要

          在工作室里,有那么一小處地方是屬于董岳祥做壺的地兒。不大,僅有幾平米。當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到室內,那些斑駁的光恰好落在董岳祥手里正在捏制的壺上。靜謐的光陰里,經他的手捏制出了數不清的紫砂壺;慢慢的,在與紫砂的情緣中,董岳祥從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到了如今的近不惑之年。“當我20歲左右的時候,我熱衷于交際、喜歡交很多圈內的朋友;當我35歲左右的時候,我卻喜歡靜下來,獨自呆在工作室里做自己喜歡的壺;當我40歲之前我還喜歡跟一些紫砂大師天南地北地聊天、應酬;40歲之后,我則專心地聽取師傅的教誨,提高自己的技藝做壺友真心喜歡的壺。”簡短的幾句話概括出了董岳祥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

          談到這些年來做壺的心得,深受兩位師傅影響的董岳祥認為:做好壺,首先要做好人。壺品如人品,壺是會說話的。平日里,董岳祥喜歡捧著那把他用了6天時間捏制而成的“大亨掇只”品茗聞香。40歲至55歲之間是一位紫砂大師出作品的最好年齡階段,今后的年華里,董岳祥會更加傾心于傳統技藝做壺,希望自己將來,可以坐在搖椅里靜靜地欣賞自己的作品,猶如品味歲月。相信,那些經得起流年的紫砂技藝,絕不會因為時光垂老而消退,而是經一代代大師之手、之眼、之心會代代薪火相傳、綻放著永恒的魅力。
          手機: 18016227399/18016227099QQ: 2406626811 1186569977
          手機: 18016227199/18019707155QQ: 2281726097 923592266

          莉莉QQ2406626811

          曉靜QQ1186569977

          晨晨QQ2281726097

          蓉蓉QQ923592266

          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淘寶主旺旺

          莉莉 18016227399

          曉靜 18016227099

          晨晨 18016227199

          蓉蓉 18019707155

          021-64325898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