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砂”字,是什么意思呢?“泥是肉,砂是骨”。“骨”者,“砂”也,指的是紫砂泥中是石英顆粒。石英密度大,熔點高,能提高紫砂的燒結溫度。紫砂,貴在有“砂”。砂,使燒成后的壺表,遠比一般黏土制品透氣性好;砂,使燒成后的壺體,一經泡養“火氣”盡消,不奪香而無熟湯氣。同時由于“砂”的原因,紫砂壺摸上去手感很好。
這時候壺友就有疑惑:為什么有的地方說紫砂壺摸上去可以摸出它的顆粒感,有的地方說摸不出,這是什么原因?這個就得看情況而定了,不同目數的紫砂泥料制成的紫砂壺手感不同,目數低的摸上去顆粒感十足,目數高的摸上去會很細膩,因為礦料研磨的很細很細,摸上去甚至很光滑,但基本可以看出它的顆粒。
現在,紫砂壺所用泥料的目數一般在“60目”左右,60目左右的泥料制壺,燒成后壺既細膩又有砂質感,泡養包漿后的光澤度也好,所含石英、云母、赤鐵礦等物質結晶相多而玻相少,有較佳的抗震性、透氣性和物理強度,經得起驟冷驟熱,透氣不透水。ps:目數: 紫砂礦料磨制成粉后,必須過篩。篩網的網眼大,過篩后的粉就粗;篩網的網眼小,過篩后的粉就細。 目數少,網眼大,粒度粗;目數多,網眼小,粒度細。
那么砂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呢?1、學術派認為是,石英顆粒。2,、經驗派認為是,紫砂結構的物理團結。這也是學術派與經驗派探討的矛盾點。砂,從化學角度上來說,是石英顆粒。其實這就是經驗派說紫砂泥“有骨性”中的骨。
使成品具有明顯的用養效果。氣孔結構,決定用養效果。為彌補一些礦料自身的不足,就需要往里面添加石英含量高的礦料,最常見的是“黑墩頭”、“白麻子”,以提高坯體中的石英含量,增加坯體中開放性氣孔的比率?!〗档椭谱骷妓?,提高燒成率。有一類礦料,不能添加上述兩種礦料,這就是小紅泥(包括其精品朱泥),因為那兩種礦料會改變燒成品的顏色。小紅泥屬于黏土類,收縮大,制作和燒制較難。為降低難度,就將泥料預處理:制作生砂或者熟砂,然后再添加進去。
提高燒結溫度,追求好的呈色。砂在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調高溫,增加;降低溫,減少。但是這里面又會有一個變量:所添加砂本身的呈色對原泥燒成后呈色的影響。裝飾作用。典型的是鋪砂(熟砂)工藝。這多少和燒餅上鋪芝麻的工藝差不多。燒餅鋪芝麻,好吃;茶壺鋪“芝麻”,好看。但是鋪砂工藝不可濫用,如果工藝不過關,就會破壞紫砂壺的自然風格,砂的分布不是太規整就是太凌亂,不僅不是錦上添花之美,反而是畫蛇添足之丑。
朱泥含砂量很低,正因為它的含砂量低、泥性嬌,成型工藝難度高,成品率低,燒制后幾乎看不到顆粒,或者說顆粒不明顯,摸上去也更光滑一些。